电网智能消防-国网电网智慧消防综合开云app官方客户端
电网智能消防-国网电网智慧消防综合开云app官方客户端
为解决电网消防安全“难预警、难管理、难救援”三大问题,独家Kaiyun登陆界面 公司通过消防物联网技术,研发建成电力智慧消防系统。该系统采取“智能硬件+管理平台+运营服务”一体化建设和管理的方式,动态监测设备运行状况,实时感知消防安全态势,及时组织应急救援,实现智能远程防控,形成了具有电网特色的高新技术产品产业。
电网智慧消防包括:无人值守站 、换流站、特高压站的实现智慧消防整体开云app官方客户端 。通过建设消防物联网一平台,设立消防安全管理和研发两个中心,为消防运维、主变灭火装置检修、消防检测及驻站消防提供四个专业技术支撑和服务。
1、火情预警定位系统:
1)提前发现火灾隐患。
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分散在各地变电站内的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远程联网,实时采集电网内前端感知设备,包括:烟感探测器、温感探测器、手动报警装置等设备报警信息和运行状态信息,提前发现前端消防设施存在的各种故障隐患,督促维保单位整改,降低火灾风险。
同时,在电网变电站重点生产场所(如,变压器场地、开关室、蓄电池室)以及消防薄弱环节(电缆沟电缆密集处、电缆层),安装光纤测温装置,对开关柜以及电缆沟内的大电流流通部位、绝缘薄弱部位展开实时温度监测。
再结合运行值班人员月度巡视以及特殊巡视等工作,在负荷增大或电缆绝缘发生异常导致隐患点温度异常 上升时,将火情预警信息上传至智慧消防监控中心,提前向运行值班人员发出预警,从而确保运行人员能够采取相应措施,提前处理火灾隐患,防范于未燃。
2)快速锁定火灾位置。
系统通过获取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信息,第一时间感知变电站内火情,并根据点位表确定起火位置。同时将“火灾报警”信号与火灾点位上报至变电站值班人员、调度人员以及消防监管人员。
此时再由调度人员或变电站值班人员调取指定位置的视频监控,查看火情情况,加速远程研判速率,确认火 警信息。
2、智能维保管理系统
1)消防设备状态24小时无死角监测。
系统引入消防水池/水箱监测系统与智能消火栓。实时采集水池(水箱)水位以及消火栓的工作状况,将信息 实时上传至消防云平台。并参考G0OSE报文传输机制,设置报警信息快速传递机制,达到消火栓、消防水池、水箱工况实时监控的目的。
消防水池/水箱水位检测系统工作原理如图3-2所示:
如图所示,系统通过消防水池/水箱内的水位传感器、消防管道内压力变送器,将水池水位与管道压力传输 至就地监控数据终端;数据终端将储存的数据上传至消防云平台,最终转发至智慧消防监控系统。
智能消火栓工作原理如图3-3所示
通过在消火栓内部植入物联网芯片,每隔2min采集一次消火栓的消防水压、阀门状态、撞倒状态、振动状态、电池电压及当前环境温度等信息。物联网芯片通过无线网卡将数据直接传输至智慧消防监控系统。
2)消防维保全过程痕迹化管理
针对现行消防维保的人工巡检、手工登记等工作模式,借助移动终端(手机)及维保标签RFID识别码,规范各类消防设施设备的维保工作。
在电网变电站的消防重点部位及消防设施张贴RFID标签建立身份认证标识,维保工作流程优化如图3-4所示:
a)维保人员使用手持终端扫描维保目标变电站以及目标设备的RFID识别码,终端中自动弹出维保要求与维保项目,并设置维保项目补全提醒,若出现漏项,无法结束本次维保工作;
b)维保工作结束后,生成电子维保记录,自动上传至智慧消防系统终端,生成数据报表,供监管单位调取查 看;全面代替纸质记录,方便查阅,简化了维保结果存档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本系统允许维保班次自定义,灵活排班调班,签到状态实时联动、值班在岗实时查看,并在每次 消防维保工作结束后生成维保轨迹。如图3-5所示:
3、消防应急联动系统
消防应急联动系统由远程应急系统、运维应急系统及消防应急系统三部分组成。
a)远程应急系统。系统自动监控着火设备、火灾范围并向应急指挥中心人员推送着火设备间隔及负荷情况,提供辅助决策。
b)运维应急系统。系统根据着火间隔及运行方式,自动向运维人员推送火灾应急处置卡、一事一卡一-流程等信息。
c)消防应急系统。系统自动联通119火警平台,向消防人员发送着火变电站的具体定位,并根据实时路况推 送最佳救援路线及站内消防设备布局,同时根据着火设备类型建议消防人员携带正确的灭火器材。
电网智慧消防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探索建立的安全监管新模式,可对消防水压水位、固定设施系统及水箱间进行实时监控,通过“人防+技防”的手段,对消防安全形成立体化防控。定期分析形势,及时发布预警,应用远程监控、图像智能监测技术,将日常管理、设施运行、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宣传培训等融合到统一链条上,显著提升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力,最终帮助电力消防安全部门实现“消防安全风险预测精准化、火灾防控智能化和安全管理网络化”。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xp@gdliontech.cn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